欢迎访问锦锐论文网-专业期刊发表、职称论文发表网站,咨询QQ:2604244082,电话:18810183632张编辑

论文发表

当前您在:主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自信与反思:从PISA 2018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走向
  
自信与反思:从PISA 2018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走向
分类:教育论文 热度:

自信与反思:从PISA 2018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走向

我国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省市学生参加PISA 2018测试,取得卓越成绩,引发社会广泛关注。PISA对参测国家(地区)15岁在校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等核心素养进行测评,并对影响学生素养的关键因素进行问卷调查。我国四省市学生参加PISA 2018取得优异成绩,充分彰显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坚定了教育自信,同时也揭示出我国四省市基础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昭示了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走向。
自信与反思:从PISA 2018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走向

一、自信:从四省市PISA 2018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比较优势

在PISA 2018中,我国四省市学生在阅读、数学与科学领域的素养表现均名列第一,体现了我国教育体制的整体优势。从国际比较视角看,我国教育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比较优势。

(一)把优先发展始终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1977年重新工作不久就自告奋勇抓教育。他曾在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1988年,他在接见香港实业家包玉刚先生时,曾深情地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从此,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中,党和国家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2012年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维持在4%以上,这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PISA 2018测试结果表明:我国四省市硬件资源配备充足。四省市学校硬件短缺程度低于63个参测国家(地区)。其中,城乡学校硬件短缺指数分别为0.35、0.20。乡镇学校硬件短缺情况虽比城市严重,但仍好于OECD平均水平(指数为0),反映出我国城乡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

(二)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的基础工作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要求“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办好教育的根本举措,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透过PISA 2018,从国际比较角度看, 我国师资队伍优势显著。一是教师队伍规范化程度高。从国际上看,具备教师资质证明的教师越多,国家(地区)平均阅读成绩越高(二者相关系数为0.41)。这意味着坚持教师持证上岗对培育学生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四省市校均持证上岗教师比例高达96.3%,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第4位。二是教师专业素质高,具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技能。四省市教师认知激活教学、适应性教学、教师支持、教学热忱、课堂纪律氛围等分别居参测国家(地区)第3位、4位、21位、14位、4位。这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善于运用新课改提倡的现代教学方式,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并能结合学生已有经验进行教学。

(三)把课程教学改革作为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把“坚持教育改革创新”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九个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之一。深化改革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根本动力,也是赋予基础教育生机和活力的关键一招。在教育改革中,课程与教学改革始终处于核心地位。2001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在全国大范围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深化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重点任务。2011年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4年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颁布实施。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先后颁布,就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作出新的战略部署。持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对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育素养产生了重要作用。PISA测试结果表明,我国四省市教师适应性教学指数为0.38,远高于OECD平均水平,居国际前列,表明我国教师能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较好地“因材施教”。

(四)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追求

提高质量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议题。PISA结果显示我国四省市绝大多数学校采取了多项措施有效保障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形成了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有效机制。一是愈加重视将评价结果用于教与学的改进。PISA非常关注学校对学生评价结果的使用,如果学校只是将评价结果用于评定学生优劣或者用于学校之间的竞争与排名,评价很可能最终助长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可喜的是,近年来学校越来越重视将学生评价结果作为发现学校办学问题的线索与手段,提升管理的科学化水平。PISA结果显示,我国四省市几乎所有学校(90%以上)都将学生评价结果用于学校改进,如用于指导学生学习、找出教学或课程上可以改善的地方(见表1),这说明学校越来越重视基于学生表现推动教育教学改进。
自信与反思:从PISA 2018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走向表1

二是多措并举保障学校教育质量。PISA 2018结果显示,开展内外部评估、以书面形式明确学校课程计划与教育目标等十项措施能有效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我国四省市绝大多数学校采取了相应措施,有的源自国家或地方的政策要求(如开展外部评估),有的是由学校自主发起(如对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成绩等数据进行系统记录)。其中,95%左右的学校采取了“内部评估/自我评估”“学校课程计划和教育目标的书面说明”“师生考勤和专业发展等数据的系统记录”等七项措施(见表2),切实保障了学校教学质量。
自信与反思:从PISA 2018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走向表2

二、反思:从四省市PISA 2018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我国四省市参加PISA 2018,一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见证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揭示了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一)“高质量”与“低公平”的挑战

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公平状况显著改善,特别是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但是,从国际尺度看,我国四省市却属于质量高但校际差异较大的类型,即优质但不均衡。一方面,就学生学业成就的成因看,OECD使用“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ESCS指数)对学生成绩差异的解释率”,来说明家庭背景在影响学生素养表现诸多因素中的重要程度。解释率越高,说明家庭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越重要,公平程度则越低。我国ESCS指数解释率为12.6%,高于58%的参测国家(地区),说明家庭背景对学生素养表现的影响仍较大,属于教育处于高质量但是公平程度仍有待提升的地区。另一方面,就学生学业成就结果看,PISA将学生ESCS指数处于整个经济体后1/4,素养表现处于整个经济体前1/4的学生称为本国(地区)抗逆学生。这类学生比例越高,说明教育越公平。我国四省市抗逆学生占比11.7%,在参测国家(地区)中位列38位,低于多数东亚国家(地区)。这说明,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仍然是我国公共教育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则。

(二)“高负担”与“低效率”的挑战

学生课业负担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半个多世纪的老大难问题。PISA数据显示我国四省市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学生校内总学习时间长。我国四省市学生平均每周校内课堂学习时间总长为31.8小时,居国际第4位。我国四省市学校统一安排课程学习时间长,这说明学生同质化学习时间长,差别化、个别化学习时间不足;同时学生的实践性、探究性学习机会少。二是主要科目学习时间长。四省市学生每周在语文、数学、科学三大科目上的学习时间均在5小时左右,且三科学习时间占总课时数的比例达47.6%,均居国际前列。语文、数学、科学课程学习时间占比过高,必然挤压学生美术、体育、音乐、社会等课程的学习时间,导致学生课程学习领域结构失衡,不但阻碍学生全面发展,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

由于功利化的教育政绩观,过于追求学生升学考试科目的学业成绩导致的学生课业负担重,带来的学生学习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单一,必然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PISA结果显示,我国四省市学生语文、数学、科学学习效率在国际上分列第44、46、54位,学生学习效率普遍较低。上述结果告诉我们:我国四省市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背后的重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效率偏低,从整体上说,反映了我国教育尊重规律、依靠科学的水平还不够高。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我国中小学教育科学化水平,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必由之路。

(三)“高控制”与“低支持”的挑战

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时间,无论从上课时间,还是从学生作业时间看,都呈现出“高控制”的特征,即我国学生超过国家课程标准的上课时间和作业时间是学校和家长强制施加给学生的,而不是学生内在学习兴趣驱动的结果。与学生学习生活这种制度化的“高控制”要求相比,我国中小学教育对学生学习生活适宜的支持策略明显不足。一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持不够。PISA非常关注学校教育在突破家庭背景限制方面的作用,即无论学生之间家庭条件等先天因素的差距如何,受教育后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增量。结果显示,家庭背景会影响学生的升学期望。我国四省市家庭背景最好与最差学生期望完成本科教育的比例分别为93.5%、62.9%,二者相差30.6%,这一差距在参测国家(地区)中居第33位。家庭背景还会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学生家庭ESCS指数上升一个单位,其愿意从事科学相关职业的概率会提升1/4。二是对弱势学校的支持不够。我国四省市处于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学校,在给学生提供职业指导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四省市优势学校提供职业辅导人员的比例为60.5%,而在弱势学校仅为19.7%,弱势学校支持明显不足。三是学生家庭情感支持不足。我国四省市家长情感支持指数在参测各国(地区)排第36位,处于国际中等水平,低于韩、美、英、德等主要国家。总之,我国四省市在突破学生家庭背景束缚,获得更为平等的发展方面仍需作出较大努力。

(四)“高投入”与“低认同”的挑战

我国历来具有尊师重教的光荣传统,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追求日益强烈。国家、家庭和个体对教育的投入都呈现出“高投入”的特点。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已多年占据民生支出之首,家庭教育成本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例不断提高,学生个体投入的学习时间总量多年来居高不下。可以说,我国学生对学校教育生活的“卷入程度”和投入时间,都具有“高投入”的特征,但是,学生对学校教育生活的认同度却不高,幸福感不强。通过PISA测试发现,我国学生在学校里过得并不那么开心。一是学生学校归属感不高。我国四省市归属感指数得分为-0.19,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第51位。具体来看,19%的学生感觉自己像局外人,35%的学生感觉自己不属于学校,且成绩越差的学生,学校归属感越低,表明学业成绩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归属感。二是学生生活满意度不高。我国四省市学生生活满意度平均分为6.64分,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第61位。四省市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低和生活满意度差,这不但影响学生学校学习生活的幸福感,而且影响学生日后走向社会的幸福生活。

三、再出发:从四省市PISA 2018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未来走向

我国四省市在PISA 2018中暴露出的一系列新矛盾、新挑战,昭示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必须围绕推进教育现代化,落实学校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育质量,调整、优化教育公共政策,让一切资源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教育公共服务:从“缩小区域差距”走向“缩小群体差距”

在提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我国教育长期受制于区域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整个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战略基点都放在了缩小区域和城乡教育差距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方面,要坚持完善我国教育公共服务顶层制度,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统筹层次,尽快从县域均衡发展向“市域”“省域”推进,努力缩小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教育差距,从整体上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与师资水平。另一方面,要完善教育公共政策设计,在坚持继续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公共水平差距的同时,将教育公共政策实施的战略基点逐步转向缩小不同群体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在提高和保障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方面,针对经济困难儿童、残疾儿童、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学习困难儿童、学习资优儿童等不同的受教育群体,分类施策。

在实施更加精准的教育公共政策方面,要特别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如前,PISA测试表明,家庭劣势会限制学生的教育期望和职业选择。因此,要加强对贫困学生的精准帮扶。一是为薄弱学生提供升学与职业选择方面的辅导,帮助家庭处境不利学生了解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帮助其树立科学升学观与择业观。学校应当在帮助学生摆脱家庭条件的束缚,根据自身的爱好和能力特点更为合理地选择职业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二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课堂教学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主阵地。数据表明,教师适应性教学对家庭贫困学生素养表现的提升作用显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家庭贫困学生“调整安排”“调整内容”等适应性教学策略的使用,关注由家庭背景不同而导致的学生认知差异,使贫困学生也能从教学中受益。三是加强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创造更好的家庭育人环境,实施家校合作育人。

(二)教育资源配置:从“重物”走向更加“重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长期处于生存型教育阶段,教育投入的战略重心一直着眼于增加学校教育资源的供给,加快普及各级各类教育,为更多的孩子提供教育机会。当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水平达到甚至超过世界中上国家平均水平之后,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开始从生存型教育转向发展型教育,教育投入的战略重点必须从“重物”转向“重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办好义务教育的根本举措。

要全面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保障水平,切实提高教师社会经济地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PISA结果表明,我国四省市师资短缺程度在参测国家(地区)排第3位,城乡学校师资短缺指数分别为0.44与0.98(指数为1,表示非常短缺),乡镇师资短缺指数尤为严重。解决师资短缺问题,不仅要加强教师总量供给,还要重视教师的结构性短缺。在专业水平方面,我国四省市学校高学历(硕士和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仅为7.8%,在参测国家(地区)中仅排第65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为高学历人才进入基础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尤其要向农村倾斜,加快解决农村教师队伍短缺问题;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完善制度政策,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到乡村任教。

要进一步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投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PISA测试表明,我国四省市城乡学校教师在教学专业技能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城市教师在认知激活策略、适应性教学、教学热忱、教师支持、课堂纪律氛围方面均高于乡镇教师。尤其是在认知激活策略与教学热忱方面差异较大,城乡教师认知激活策略指数分别为0.66、0.45,教学热忱指数分别为0.41、0.17,相差均较大。与城市教师相比,乡镇学校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不善教”和“不乐教”问题较为突出。培养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在提高教师传统的以教学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作业设计和考试命题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等。

(三)学生课业负担:从“减量改革”走向“结构调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的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生太苦太累,办学中的一些做法太短视太功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仍然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必须长期坚持绝不动摇。从本质上看,我国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教育质量供给结构失衡问题,是学生学习的性质、状态和内容失衡造成的,而不能简单将此问题归结为学生学习的时间量的问题,更不能一味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学生学习的时间和教学内容。由此,我国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战略选择必须从“减量改革”转向“结构调整”,既要做好“减法”,更要做好“加法”。一是着力调整学生的教育结构。坚决规范学科课程的课时和作业量,将过重的学科学习负担降下来;坚持“五育并举”,开齐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课程,为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主动的有效的学习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大量的研究表明,开好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程,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学科课程学习成绩。以体育为例,脑科学家研究认为,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对大脑大有裨益,能够将执行功能水平提高50%~100%。二是着力调整学生的课程供给结构。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必修课程的同时,坚持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可选择的课程,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课程支撑。三是着力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校育人方式,坚持知行合一,变身心分离的学习为身心合一的学习,增加基于实践的主题化、生活化、综合化、跨学科课程,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上下功夫。心理学家认为,“心智”包含且根植于我们的社会关系中。基于这个理由,我们需要超越头骨范围内的大脑,要面向包含大脑的整个身体。……大脑、人际关系和心智,它们其实是一体的。四是着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鼓励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与辅导,课上精讲精练,课后精选作业,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有针对性的作业,减少机械性、重复性作业,增加探究性、项目性作业。五是在教师培训方面,提供更多有关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培训与指导,提供更多富有操作性的技术与方法,避免大量无效学习,徒增学生的学业负担。六是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学生发展,扭转其“将孩子在所谓主科上取得更高成绩视为关键发展”的传统观念,理性看待校外培训机构的作用,树立科学的学业质量观。

(四)教育环境重构:从“追求政绩”走向“支持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课业负担重”“学习效率低”“学生学校归属感和生活满意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从内在规律上说是互为因果的,从本质上说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政绩观的产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重建中小学教育生态,我国整个教育的价值逻辑必须从“追求政绩”转向“支持发展”,建立支持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一是全社会要切实转变片面的教育政绩观,从一味追求考试升学成绩转向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从教育的工具价值转向教育的本体价值。二是建立“支持型学习环境”,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引导每个学生走适合自己的升学道路;建设学习社区,支持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不但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三是弱化教育考核评价的分等功能,重视其诊断改进功能。虽然我国四省市学校重视评价的改进功能,但仍有超过85%的学校将学生评价结果用于对学生进行能力分组。适当的分类指导可以达到个性化指导、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但在实践中稍有不慎很容易就会走向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快慢班等。不少地方能力分组不是为了因材施教,而是为了多、快、好、省地出成绩。四是建设“幸福校园”。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必须让学生对学校生活有自我归属感,对学习生活有正向的情感认同,对学习意义有积极的自我认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使学生感受温暖的学校氛围,提升学校生活的幸福感。加强心理辅导,通过班会课、学校心理辅导、学校团队文化建设等形式缓解学业压力等带来的负向、不愉悦的体验,给学生更多学校生活、学习生活的积极体验,努力提高学生学校生活的幸福感。

原创:张志勇 贾瑜,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第一期,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交流用。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教育心理学论文-心理服务体系: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器 下一篇:从四省市PISA 2018结果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挑战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