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锦锐论文网-专业期刊发表、职称论文发表网站,咨询QQ:2604244082,电话:18810183632张编辑

论文发表

当前您在:主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德育教育论文-“中国梦”视域下红色文化的德育
  
德育教育论文-“中国梦”视域下红色文化的德育
分类:教育论文 热度:

“中国梦”视域下红色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

导读:德育教育论文-“中国梦”视域下红色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指出:通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相应的,“红色文化”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艰苦卓越的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中形成的精神与载体,包括一系列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内容,每一次失败、每一次进步、每一次成功,点点滴滴汇集成革命精神的洪流,推动中国社会向文明、民主、富强、独立迈进,是孕育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母体”。

德育教育论文-“中国梦”视域下红色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形态,它形成于艰苦卓越、勇于牺牲的革命战争年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广大中国人民和进步力量共同缔造的中国特色先进文化,是对中国近代革命精神、抗争意识、民族情怀等丰富内涵的浓缩。当前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文化元素日渐丰富,价值观念日趋多样,大力推广、弘扬“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客观需求,也是对民族情怀、国家精神的重新审视。
 

关键词:中国梦,红色文化,德育价值,现实影响
 

一、前言

“红色文化”特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历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它不仅代表了一个特殊时代的精神内涵,同时也根植于中国一脉相承的文化体系,是前人留给现代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梦”与红色文化存在价值契合点。“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战略级执政理念,通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相应的,“红色文化”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艰苦卓越的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中形成的精神与载体,包括一系列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内容,每一次失败、每一次进步、每一次成功,点点滴滴汇集成革命精神的洪流,推动中国社会向文明、民主、富强、独立迈进,是孕育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母体”。
 

二、“中国梦”视域下红色文化的德育价值基础
 

(一)“中国梦”与红色文化的辩证关系

在国内外专家学者针对“中国梦”的解读中,呈现出很多研究维度,然而立足于这一理念本身的时代定位,“复兴”是最本质的目的和要求。“中国梦”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萌芽于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息息相关。它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体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述,“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华民族曾经依靠自己的智慧、勤劳、勇气建立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文明国家,但是“中国梦”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阐述,与中国近代贫穷落后、国运积弱、屈辱腐朽的历史形成鲜明的对比,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在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
 

根据文化的社会现象特征,它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红色文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个阶段的“中国梦”都赋予红色文化特殊的内涵。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梦”的阶段目标是实现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红色文化”在萌芽阶段见证了革命的腥风血雨,见证了“星星之火”的可贵,拉开了中国近代革命斗争的序幕;建国以后,在经济建设、科技发展、文化创新等方面,“中国梦”的实现意味着要冲破陈旧观念、打破制度桎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完善自我、自力更生,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而这一时期的“红色文化”又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因此,“中国梦”是红色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价值体现,每一个“中国梦”实质性目标的提出,都意味着红色文化层面的升华,进而实现这一文化体系的不断完善。
 

(二)红色文化的德育价值基础

第一,文化价值。“红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种展现方式。其中,物质方面包括红色文化的各类载体,如革命史料、抗战文物、战场遗址等,这些实物因为具备了文化载体的功能,彰显出独特的红色文化魅力。精神方面的红色文化则依赖不断的传承、宣传和强化,来展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牺牲精神、英雄精神、民族精神,对后人发挥着重要的激励启迪作用,如战争时期形成的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建国后出现的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任长霞精神等。
 

第二,教育价值。根据中西方学者对“文化”的内涵分析,文化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同时又反过来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以达到规范化的目的。“红色文化”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和民族背景,它不是“昙花一现”式的流行文化,而是几代中国人前仆后继共同建设的结果,因此具备巨大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对红色文化的深度挖掘、整理所形成的教育资源,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未曾经历过战争的青少年一代而言,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经济价值。本质上说,任何文化都不具备“直接经济价值”,红色文化亦然,广义上所讨论的红色文化经济价值,是以红色文化资源为基础,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衍生出的经济价值形态。我国红色文化经济价值的前期表现是“红色旅游”,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基于革命传统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深化需求,越来越多的革命老区、纪念馆、遗址等向公众开放,刺激了“红色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同时,“红色文化”本身的不可再生造成了稀缺性,加上红色文化资源所在区域的其他经济价值,逐渐形成了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单一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开始向精神层次消费转化,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也逐渐凸显,甚至一度超过了其德育价值。
德育教育论文指出红色文化与中国梦存在价值契合点

三、德育教育论文-红色文化德育价值的体现与影响
 

(一)红色文化德育价值体现

第一,载体价值体现。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德育主要是从精神层面进行感化、号召、熏陶,那么必然要求德育主体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并贯穿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层面。而红色文化为载体的形式,恰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前文中已经阐述过,从红色文化诞生到红色文化体系建立,其经营主体保持高度一致,以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力量,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其中,教育领域的涉及程度较高,从教育课本到校园文化,都体现出红色文化资源的广泛性,并形成了价值观统一、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的德育价值观念,自觉引入新时期红色文化内涵,以更大的信息量、更广阔的覆盖范围、更多样化的渠道,对德育对象产生影响,是一种长效性的载体形式。
 

第二,传承价值体现。截至目前,我国教育系统已经形成了现代化德育范式,教育系统中的基本要素(如主体、客体、介体等)也形成了密切的配合关系,一种理念的提出,可以从多个角度实现感受。例如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中,以课堂教学为基础,通过影视作品、社会活动等方式加以强化,并号召在日常学习、工作中进行实践,从而实现良性的互动机制;而红色文化在我国本身就是一脉相承的,它在传承“红色德育”价值的同时,也间接推动了传统道德品质的进化和传播。
 

第三,创新价值体现。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来看,在前进的道路中不免出现挫折和失误,但最终都扭转到了正规,这种自我审视、自我改正、自我完善的精神正是创新价值所在。在此精神感召下形成的“红色文化”不仅内容丰富,并且具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十分适合德育形式的改良;例如,对于那些没有经历过战火和国家困难时期的年轻一代而言,可以通过“红色歌曲”、“红色文学”、“红色影视”、“红色游戏”等方式感染,使其产生主动溯源的热情。

上一篇:教育研究论文-高职院教师职业认同及促进策略的 下一篇:职教论文-构建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发展共同体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