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锦锐论文网-专业期刊发表、职称论文发表网站,咨询QQ:2604244082,电话:18810183632张编辑

论文发表

当前您在:主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心理服务体系: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器
  
教育心理学论文-心理服务体系: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器
分类:教育论文 热度:

教育心理学论文-心理服务体系: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器

编者按:本篇教育心理学论文拟构建乡村教师的心理服务体系,从而稳定乡村教师队伍。该体系主要针对“正常乡村教师”,让他们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有更多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预防乡村教师心理出现问题是本体系构建的初衷。
教育心理学论文-心理服务体系: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器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离不开大量乡村教师的付出,乡村教师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村教师因物质回报低、工作压力大等原因出现“向城化”流动,导致乡村教育出现了教师“难进、难留”的两难境地。在乡村教师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显。要让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我们需要从他们的心理入手,让他们对乡村教育有合理的认知、适应条件的变化、形成稳定的情绪。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一个心理服务体系。

一、缺失:面对乡村教师心理需求未能得到满足的事实

(一)城乡差距导致乡村教师工作满意度低处于乡村的教师要面对硬件设施的落后、繁重的任务、“不争气”的学生、保姆式的角色、微薄的收入等现实状况,这些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有研究表明,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随年份显著下滑。乡村教师在强迫症、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精神病性、偏执、恐怖、敌对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低就意味着离职的可能性高,从而加剧了乡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

(二)乡村教师个人心理调节能力不足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对来自职业压力的一种心理无助、困乏与疲倦;二是个体对职业的情意消退、动力凝滞与低成就感。男性教师的倦怠多于女性教师。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出现源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研究发现焦虑是对情绪耗竭和人格解体影响最大的因素。

(三)乡村教师心理服务体系缺失乡村教师“想离职”“留任率低”的背后更多地与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相关。面对心理健康问题,在他们自己不能正确认识和进行自我调节的情况下,需要有专业人士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动力、职业认同感等。目前来看,在乡村没有从政府层面为乡村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普查、建档、心理辅导等服务;也没有专门的心理机构如心理健康协会为他们提供心理健康的宣传和普及;更没有心理学、精神病学等专业背景的专家为他们传授心理调节的方法、技巧。同时教师的工作往往得不到学生、家长、家庭成员等的理解和支持。因此,乡村教师获得的无论是外在的支持还是专业的心理服务都是比较缺失的。
http://www.lwbaodian.com/jylw/

二、本篇教育心理学论文探源:多方面因素导致乡村教师心理状况不佳

(一)政策落实未能实现国家意图为了提高乡村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该《计划》的落实与乡村教师的期望还存在差距,例如师资存在结构化缺编,福利待遇需要全方位改善,职称评聘需完善细化,荣誉评选程序亟待完善。

(二)乡村教师心理资本不足乡村教师的心理资本不足才会导致大量心理问题的出现。研究表明八成教师感受到压力大,约四分之一的教师经常感受到自己精力不佳,有半数的教师感到郁闷,有研究者用“身份挣扎”一词来表达其情绪感受,指的是迷茫、焦灼、混沌等情绪状态。

(三)学校层面帮助与支持不足现在的乡村学校包括两类:一类是兼具管理功能和教育教学功能的“中心学校”,一般设在乡镇;另一类属于“教学点学校”一般设在村里,也被叫“村校”或“村小”。“中心学校”在人事、业务等方面都要对“教学点学校”进行管理和指导。这两类学校对乡村教师的心理支持都不够,其中“中心学校”的教师较多,也具有管理的功能,但没有相应的心理支持组织和专业的人才。“教学点学校”的教师很少,他们上班都比较忙,而下班都回到自己乡镇的“家”。因此,不管是在“中心学校”还是“教学点学校”,他们对乡村教师心理支持没有意识、没有组织、没有制度,也缺乏必要的条件。三、疏解:构建乡村教师心理服务体系乡村教师作为一个十分重要且相对较为特殊的群体,需要为其构建专门的心理服务体系(见图1),只有系统地关注其心理健康,才能让他们有归属感,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稳定乡村教师队伍。
教育心理学论文-心理服务体系: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器图1

图1乡村教师心理服务体系

(一)组织建设乡村教师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乡村教师、乡镇中心学校、县教育局及心理专家团队共同参与来完成。由图1可见,乡村教师是该体系的主要服务对象,学校、教育局及心理专家团队都要在一定的组织原则下开展工作。因此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即朋辈心理小组、教师心理发展中心、教师心理中心联盟、教师心理健康协会等,同时这些机构又都要在学校、教育局的管理和指导下进行,心理专家团队负责对各个机构进行专业的指导。教师朋辈心理小组的作用是教师间的“互助”。教师心理发展中心有两个功能:第一是对乡村学校的朋辈心理小组进行指导和监督;第二是组织镇(乡)范围的心理服务。教师心理发展中心联盟主要是对教师心理发展中心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教师心理健康协会则是从专业的角度对心理服务进行指导。

(二)体系构建乡村教师心理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外在心理支持系统和专业心理服务系统。这两个系统在心理健康领域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最终使乡村教师的心理处于和谐健康状态。外在心理支持系统包括学校、学生、家庭、其他四个方面:学校方面主要指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学校需要兑现承诺,减轻教师的压力从而达到良好的心理契约关系;学生方面,由于大多农村学生为留守儿童,教师某种意义上对他们是“亦师亦父母”;家庭方面主要指父母以及配偶的支持和认可;其他则包括了学生家长、亲戚、朋友、邻居对教师的态度。专业心理服务系统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即教师朋辈心理小组、教师心理发展中心、教师心理中心联盟、教师心理健康协会。以上内容具有层级性,分别设在不同的机构内,教师朋辈心理小组设在乡村学校,教师心理发展中心设在镇(乡)中心学校,教师心理中心联盟和教师心理健康协会设在县(区)教育局。

(三)干预防控乡村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构的目的是为乡村教师服务,帮助其转变心理健康观念、接纳心理健康服务、知晓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心理健康干预技术,从而促进其心理状况和谐健康。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该体系主要针对“正常乡村教师”,让他们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有更多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预防乡村教师心理出现问题是本体系构建的初衷,我们需要按照一套流程、职责明确地定期开展相应的活动。我们也可以在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采取“专家讲座+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的综合干预模式应对。专家讲座是从一般意义的角度指导大家如何进行心理调控;团体辅导是将具有某种类似心理问题的教师组织起来以团体动力学的原理定期开展心理辅导;个体咨询是对具有较为严重心理问题的教师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
教育心理学论文-心理服务体系: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器

本文原创: 朱海 等;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十期,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交流用。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教育心理学论文请持续关注锦锐论文网教育论文范文栏目的更新。

上一篇:教师论文范文-困境与突围:教师作为数字移民的时代挑战 下一篇:自信与反思:从PISA 2018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走向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