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锦锐论文网-专业期刊发表、职称论文发表网站,咨询QQ:2604244082,电话:18810183632张编辑

论文发表

当前您在:主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关于人才培养的论文:“一体三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逻辑建构与实施路径
  
关于人才培养的论文:“一体三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逻辑建构与实施路径
分类:教育论文 热度:

关于人才培养的论文:“一体三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逻辑建构与实施路径

编者按:本篇关于人才培养的论文观点“高职教育如何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调整优化其人才培养逻辑框架及人才培养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关于人才培养的论文:“一体三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逻辑建构与实施路径

一、对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审视

1.教学方案滞后,缺乏对行业发展敏感度的培养。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在教学方案上的滞后性、实际教学主体的单一性以及对产业发展态势缺乏必要的敏感度,最终导致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错位。

2.教学环境相对封闭,缺乏对人才社会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仍通过相对封闭的课堂教学完成相关理论、知识和规范灌输,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其在职场的具体表现是对自我、他人及社会认知不足,对岗位工作性质及发展变化了解不够,对新科技产品及技术应用缺乏驾驭能力,特别是对工作环境及人际关系缺乏适应性和个体调控能力。

3.以就业为目标的职业导向,缺乏对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定位,忽视了学生个性特质、兴趣和专长在个人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导致学生的个性特点被职业工具淹没,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方向不明确,学习自主性和创造力不能被有效激发。
关于人才培养的论文:“一体三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逻辑建构与实施路径

二、产业智能化条件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支点

1.美国帕森斯教授的“人职匹配理论”:职业性与人的个性的统一性。美国波士顿大学弗兰克·帕森斯教授的观点充分肯定了人所具有的知识、能力、性格和志趣对于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地位,也强调了人的个性特质在长远的职业生涯中所具有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教育今后的关键着力点在于围绕人的个性潜力开展相应的职业教育,实现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2.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社会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进步是相互促进的,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动力源自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内在自然需求;二是来自外在的社会发展需求。社会成就了人的全面发展,人通过参与社会生产,获得自身发展的能量,实现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并在后续的社会劳动中发挥更大的创造力和贡献度,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应强化学生与社会的融合发展能力。

3.黄炎培职业教育的价值统一理念:个性化是创新能力的源泉。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需以学生为本位,因材施教、因天性施教,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陶冶及习惯修养教育,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挖掘,个性得以充分自由的发展,从而具备良好的社会生存能力和造福社会,推动、民族繁荣复兴的能力。因此,高职教育急需抛弃教育功利性,实施个性化教育,引导学生自由发展,以激发其创新创造能力。
关于人才培养的论文:“一体三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逻辑建构与实施路径

三、“一体三面”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逻辑建构

1.“一体三面”人才培养逻辑维度阐释。一体,指学生这一人才本体。三面,一是面向智能时代职业岗位需求的职业性特质,二是面向信息时代社会交往的社会性特质,三是面向个人未来发展的个性化特质。“一体三面”人才培养逻辑维度,既兼顾当前和长远的人的职业性发展需求,又考虑人作为有自主性和创造力的鲜活个体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体现了人才培养工作重点的内在层次和逻辑关系。

2.“一体三面”人才培养逻辑框架论证。“一体三面”人才培养逻辑框架,是从职业性、社会性及个性化三重维度,根据智能时代对高职教育人力资本的新需求,以及人的个性全面释放与自由发展的新期待,重新界定人才所需具备的知识边界、能力体系与个体素养,重构人才培养框架体系。首先,知识边界体现为宽泛化与跨界性。基于此,高职教育应加强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专业知识,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与交互知识、多学科交叉知识、信息化和跨文化交往知识,以及必要的人文艺术知识。其次,能力体系体现为专业化、信息化与创造性。高职教育需培养学生适应产业发展的相应技能,具备较高的互联网及智能设备操作技能、数据获取分析及应用能力、跨界整合能力,以及应对社会变革的终身自主学习能力与协同创新发展能力。最后,个体素养体现为职业、社会及个体发展的集成性。基于此,高职教育应着重提高学生的个体素养,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人文与艺术教育,提高其个人修养、与人交往的愉悦感、工作生活的幸福感和创造力。

四、“一体三面”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1.产教协同育人,供需有效对接:夯实人才职业性特质。一是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多元协同育人体系。高职院校应围绕产业链构建由相关科研院所、同类高校、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及人工智能应用企业代表五方参与的协同育人体系。二是借鉴国际经验,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职教育可以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由校企共同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进行同步培养,有效解决当前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痛点问题。三是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培养学生一专多能。借助1+X制度的便利,拓展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质,做到一专多能。

2.交互式教学,协作式实践:培养人才社会性特质。一是打造交互课堂,发挥学生自主性。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使教师传递知识的功能大大减弱,其工作重心将是启发思维、师生互动、情感交流和人格塑造,由此构建的课堂教学新生态,将成为师生充分共享的空间,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二是整合学校资源,构建合作项目组。高职教育亟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跨界人才的需求,主动打破学科专业的藩篱,允许学生跨学科领域选课、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和项目组,使其在广泛的交流与分享中实现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和快速聚合,提高学生的跨界思维能力、社交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三是鼓励社会实践,提高社会融入性。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扩大学生与社会及行业的接触维度,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学习开拓道路。

3.智慧教育体系,自主学习计划:打造人才个性化特质。一是推进智慧教育,开展个性化学习。高职院校需首先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建立起学习主体与智能教育平台的技术连接;其次,“营造有智慧的第二学习世界”,通过购买应用虚拟现实的学习操作软件及设备,提升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鼓励引导学生利用智能终端设备参与课程学习及互动,促进个性化学习落地;最后,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使学生可以灵活便利地开展自主性学习和个性提升。二是加强终身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高职教育应强化终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使其自主建构个体知识与技能体系,获得持续的个性化发展能力。三是鼓励创新创业活动,大力推行个性化实践。高职教育在课堂教学之外还需开展适度的创新创业教育,以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对行业及社会发展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
关于人才培养的论文:“一体三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逻辑建构与实施路径

注:1.本篇关于人才培养的论文已经发表在《教育与职业》2019年第22期(原文字数:9375)

2.作者简介:张海燕(1979- ),女,河北景县人,邢台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硕士;王傲冰(1979- ),男,内蒙古扎兰屯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教授,硕士。

上一篇:就业指导论文:职业指导之真谛 下一篇: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需打组合拳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