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锦锐论文网-专业期刊发表、职称论文发表网站,咨询QQ:2604244082,电话:18810183632张编辑

论文发表

当前您在:主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学论文:小微经济体模式对产业经济的影响
  
产业经济学论文:小微经济体模式对产业经济的影响
分类:经济论文 热度:

产业经济学论文:小微经济体模式对产业经济的影响
 

摘要:本篇产业经济学论文从我国小微经济体模式现状出发展开研究,在分析对产业经济影响机制、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有效地促进性措施,实现小微经济体模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小微经济体是对小微经济理念的实体化及延伸,广义上的“小微经济体”既包括经济活动参与主体,也包括经济活动承载区域,是当前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经济体模式的构建与发展,与宏观经济环境的支持有密切关系,它一方面迅速弥补了传统产业经济模式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促使传统产业经济做出适应性调整,是一类相对活跃的经济力量。

产业经济学论文:小微经济体模式对产业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小微经济体,产业经济,影响机制,措施
 

0、前言

结合中国产业经济结构性的特点分析,小微经济体与产业规模经济体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之间的关系纽带是产业利益上的再分配传导机制。简单地说,大型经济体完成了产业链的上层构建,并基于合同形式转包、分解,将经济利益、政策、责任等要素自上而下的传导。通过这种“利益相关性”,小微经济体和产业规模经济体都可以进入市场,但市场对两者的影响却存在很大差异,原本用来感知市场变化的小微经济体“敏感性”由于产业规模经济体的阻碍而丧失,极容易陷入盲目扩张、畸形发展的状态。
 

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环境不断改善,经济体制不断优化,加上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为小微经济体跳出传统的产业经济限制提供了条件。关于这一点,从我国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就可见一斑:根据工商总局提供的数据,2015年我国小微企业注册数量约为443.9万户,同比2014年上涨了21个百分点,意味着平均每天的注册量超过1.2万户。中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12月,全国小微企业数量超过6500万,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9%。
 

小微企业是小微经济体中的典型代表,并不是全部。在市场经济体制和知识经济理念下,关于“小微经济体”的定义更加宽泛,总体来说包括两种分类方式:其一,按照经济活动参与主体类型划分,主要包括企业类型、金融类型、个体类型,按照经济活动承载方式划分,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个体,即以经济活动区域性质界定的经济主体。
 

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体系复杂的小微经济体共同构成了“小微经济体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基于小微经济理念出发,对符合这一理念参与主体展开共性研究,总结它们的规律和特点,采取针对性地引导措施,使其在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最大的功能。很显然,小微经济是相对于产业经济而言的,“产业”本身就是一个宏观概念,包括了产品生产到商品销售的全部环节。同时,这一概念包括范围也很广,狭义上说指的是工业领域与经济所发生的关系,广义上则包括全部行业与部门。本文中提到的“产业经济”,是指以产业经济学为基础的社会行业体系,如石化、汽车、纺织、电子等,突出产业的“有机整体性”。
 

1、小微经济体模式构成要素

关于小微经济体,国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设定,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将其筛选条件限定于规模、功能、特色三个指标。首先,相对于传统的产业经济而言,小微经济体模式下的个体要素规模都较小,并且在投资主体以及所有制结构上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主体构建方式灵活、周期短,但相应地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其次,功能方面,小微经济体的主要功能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补充,尽管在数量和规模上不断攀升,但依然不可能代替产业经济主体的功能。再次,小微经济体都具有明显的特色,包括地域特色、文化特色、资源特色等,特色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优势,能够迅速带动小微经济体数量的增加,呈现出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市场极容易饱和。
 

根据以上设定,国内目前主要的小微经济体模式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种:
 

1.1 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是小微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数量最多,同时涉及到产业范围也最广。究其原因,是由于小微企业的企业属性,它是在国家法律及政策认可下的一种最广泛存在的经济主体模式,包括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基于企业性质的存在,就可以展开在工商、税务、行政等方面的管理,是国家重点推广的小微经济体对象。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出台,关于小微企业的官方划定有了更明确的参考指标,从类型上说,已经涉及到了全部产业经济对象,如农业、工业、建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等,基本上是按照其规模来划分(包括经营指标、人员数量、固定资产等)。
 

小微企业在小微经济体中存在显著的优势,一方面,它具有完备的企业管理制度和市场风险抵御机制,另一方面,便于国家在宏观经济改革背景下进行调整,优化传统产业结构,激活经济发展潜力,弥补产业经济不足。同时,小微企业也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平衡,有利于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可以预测在未来一个阶段,小微企业将成为重点扶持发展对象。
 

1.2 小微金融

小微金融是从金融产业领域分化的一种形式,本质上说,它并没有脱离金融服务的属性,但可以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的职能。结合我国近年来的金融产业变革来说,“小微金融”是向小微经济体提供小额度金融服务的主体,其特点是“小而精”,产品和服务的针对性很强,业务开展形式灵活,有效地弥补了传统金融产业无法涉及的死角;尤其是在与互联网金融发生交叉以后,小微金融的发展格局迅速扩大,目前基本上覆盖了县一级的民间金融服务领域。
 

事实上,将小微金融的服务对象定位于小微经济体有些狭窄,容易让人产生“伴生”的假象。从金融产业角度来说,小微金融的出现是对自身的一种完善,但不以传统的金融产业为依托。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金融产业的发展格局基本是围绕着城市展开的,以城市作为辐射中心,涉及到社会产业经济服务的各个层面。而我国的银行数量有限(五大行为主),基于分行开设成本的限制,主观上放弃了农村乡镇级别的市场开发,造成金融辐射力度减小。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解决了金融服务区域成本的问题,被金融产业主流主体忽略的金融市场逐渐开发,这正是小微金融发展的重要契机。在这一阶段,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的固定化,导致在差异性、定制型金融服务的能力较差,远不及小微金融发展灵活,由此作为小微经济体之一逐渐凸显出来。
 

1.3 个体经济

上一篇:财务分析论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国际趋同 下一篇:会计制度设计论文:加紧完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