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锦锐论文网-专业期刊发表、职称论文发表网站,咨询QQ:2604244082,电话:18810183632张编辑

论文发表

当前您在:主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管理学论文: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探析
  
农业经济管理学论文: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探析
分类:经济论文 热度:

农业经济管理学论文: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探析
 

摘要:十三五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要推进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建设。我国传统的农业运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资源消耗高、污染环境、经济效益低下、破坏生态平衡、农业技术落后、农产品品质差等弊端。因此,我们要打破传统农业生产发展的禁锢,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创新,转变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创造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支撑起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篇农业经济管理学论文提出进一步发展高科技农业经济模式、生态型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绿色有机农业经济模式、集约产业链条型农业经济模式,探讨改善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更好地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经济管理学论文: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探析

关键字: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模式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重要战略意义
 

(一)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环境下世界各国共同的经济发展目标,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和成就,“粮食自给率”显著提高,为实现农业经济水平的稳步提高和持续性发展。我国在上个世纪提出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其主要内容涵盖了生产、经济、生态三个大方面协调发展,主要目的是在保护环境,不破坏生态平衡和不过度掠夺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业经济模式,同时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压缩成本扩大经济效益,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在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农业经济逐步开始从传统农业经济模式向现代的农业经济模式过渡,愈发重视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之间的平衡问题。“农业现代化”也是我国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中的指导性方针,为我国农业建设提供了基本的政策支持和理论支撑。在新的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也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历史选择,我们需要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进一步转型。
 

(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同时农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和飞速发展的经济水平需要第一产业强有力的支撑。为了满足我国农业和人口发展中的“粮食自给率”,需要加快新型农业经济模式的建设和发展。从长远来看,我国要实现富强的目标,也就必然要求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消除传统农业效益低下、技术落后、污染环境、作物品质差产量低等阻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提高我国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使农民获得更大的收益。
 

二、我国传统农业经济模式现状

传统农业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创造我国农业经济的高速增长的传奇,但由于其过度透支自然资源的粗放型发展,使得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遭遇瓶颈,传统农业的“副作用”开始发作,自然生态平衡问题横亘在在农业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经济主要有化工业模式和粗放型的人力耕作两种模式,
 

(一)化工业模式的农业经济

传统的化工业模式的农业经济,是目前在我国应用最广泛的农业经济模式,其建立在农业化学和工业机械的基础上,通过施用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进行耕作播种等,但这种不健康的农业经济运作模式却在逐步侵蚀着农田的生态平衡。
 

首先,每年大量农药化肥和地膜覆盖的施用残留不仅给土壤带来了难以短期自我净化的沉重负担,破坏了农田的生态平衡,而且直接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土壤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被农作吸收,农药喷洒导致农药残留于农作物表面,从内外两个方面增加了农产品食用安全的风险。其次,掠夺式的机械开垦和耕作对土地的过度利用造成了土壤板结、酸碱度变化和水土流失问题,使土壤的肥沃度下降,农作物不能汲取充足的养分进行光合作用,就会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减产,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最后,农业和工业用水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分配导致水污染等问题,造成农业用水资源短缺,产生的“污灌”现象,“污灌”对农作物的生长起到毒害作用,引发农作物的倒伏减产、重金属含量超标等严重农业问题,这也是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粗放型的人力耕作模式的农业经济

粗放型的人力耕作的农业经济模式,是普遍存在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的一种农业运作模式。其特点是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开垦湖泊湿地、砍伐山林来扩大农田面积,而且通常使用人力开发耕种。这种粗放型的农业经济运作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经济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
 

其一,其技术应用落后于现代农业,传统的农业主要是通过人力加上传统农具进行耕种,由于缺少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传统农业模式不仅人力消耗大且效益低下,市场竞争力逐年下降,因而传统农业的技术改革亟待解决。其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三大产业的比例发生了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农业的技术落后,劳动农民的人力消耗大,而且农业经济水平发展相对而言落后,农民经济效益低下,因而新生代的农民不愿意涌入。农业技术发展滞后间接导致人力资源短缺,新生代农民更倾向涌入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因而导致从事农业人口减少,农业生产乏力。其三,传统农业采用开垦山林,围垦湖泊等方式扩大农田面积来提升产量的粗放型农业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对自然资源的透支会造成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危机、破坏生物多样性等自然环境问题,有悖于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理念。
 

三、新经济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模式

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越来越多地凸显出来,我们应当重新调整其内部组织结构,加强管理和引导,发展环境友好型且高收益低投入的生态农业,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提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高科技农业经济模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通过科技的进步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高科技的农业经济模式主要通过物理和生物科技来发展农业经济。
 

一方面,通过对物理技术的开发应用,利用现代化技术科学合理耕种和灌溉,广泛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设施和工具来进行农业生产,通过先进的机械耕种和生产来缓解传统农业经济模式人力消耗的压力,弥补人力资源不足带来的农业经济发展乏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生物科技的应用,通过生物的电子自控系统,对农作物生长的环境的光照、温度进行调控以及治理病虫害,通过生物防治技术来消灭虫害,从根本上摒弃传统农业通过农药消灭害虫的方式。还有通过研究农作物的优势基因,利用DNA基因重组等生物基因技术激活和控制农产品的特定基因,培育新型高产优质农作物品种,使之成为农业经济的根本增长点。
 

(二)生态型循环农业经济模式

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重点是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生态型农业经济注重农、林、牧、副、渔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的进行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废物零排放,这是我国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最为理想的模式。
 

1.农牧渔业综合生产模式

这种模式应用通过对农、牧、渔的综合种养,将人工种养的动植物群和微生物群结合起来。通过物质能量在农牧渔三个产业系统食物链中能量的逐级使用达到营养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的目的。同时营养物质在农牧渔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废物零排放的生态效果。农牧渔生态系统的生物共存共生,相互依存,不仅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节约农业生产成本,还使得低价值的生物资源转变为高价值的农畜产品,减少环境污染,这是将生态学、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相结合的成功生产模式。
 

2.沼气池能源循环利用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沼气为农业生产的纽带,将农业生产剩余农田秸秆、家畜家禽粪便等有机废物进行重新利用。使用沼气池,不仅可以将上一阶段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物通过沼气池进行处理,产生沼气为下一阶段所利用,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使农民可以使用安全有效的清洁型新能源,而且沼气池产生沼气后剩余的残渣中含有的丰富无机盐,因而沼渣可以取代化肥,返还农田可以增加农田土壤肥力,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农田化肥的使用。沼气池能源循环利用模式实现了废弃物与能源的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还可有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出的品质的提高。
 

3.立体复合农业经济模式

立体农业经济模式主要包括立体种植和立体种养两种模式,立体种植主要利用农林生态系统的垂直分布结构,实现农林复合种植,将高层次的林木如乔木、棕榈等与低层次的栽培农作物、药用植物灵芝等在同一空间中相互组合,从而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的效率。此外,像桑基鱼塘、稻田养鱼这样的典型的农渔立体种养的农业经济模式,利用农业生态物种之间的垂直分布的食物链关系和依存关系,达到节约生产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实现生态、经济和生产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绿色有机农业经济模式

有机农业通过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利用生态农业技术,避免农药化肥的使用和耕作过程对土壤的过度耕种,培育出具有更高营养价值和绿色安全的有机农产品。具体通过“轮流耕作”来提高土壤的肥沃度,对灌溉农业用水标准进行严格把关,禁止出现“污灌”问题,确保农产品生长条件优良。此外,有机农业摒弃传统农业通过喷洒大量农药消除病虫害的方式,从根本上避免了农产品农药残留的食品安全问题,通过加强基础农业设施建设,结合生物科技,科学环保地进行虫害防治。还通过用有机饲料饲养家畜家禽,秸秆还田等方式生产出无公害且品质卓越的农产品。
 

有机农业确保生产加工、贸易和消费产业链的绿色有机,是当今世界消费趋势所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但却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
 

(四)集约产业链条型农业经济模式
 

集约产业链条型的农业经济模式更加适合农业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的地区,其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进行现代化管理,将人力和资金集中,系统的进行集约生产,节约生产成本。
 

集约型的农业经济以农业的种养殖、加工处理、产品包装销售产业链条为基础,把各个阶段结合成统一的整体谋求发展,将上游产业的废弃物投入到下游产业中继续再生产,。如甜菜种植-制糖加工-酒精制造产业链就可以进行集约化生产。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来说,集约型的农业经济可以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这种经济型的产业链条结构减少产业分散带来的不必要支出。而且从循环利用层面上减少了能源不必要的消耗,也从结构优化方面,提高了农业产业的综合生产力。
 

四、总结

要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道路,通过改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也可将新型模式相互结合借鉴学习,提升我国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要求,关系着中华民族长远的生存和进步。通过改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技术革新和科技研发,消除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瓶颈,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历史性飞跃。新经济背景下的农业经济模式拥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生产效益高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无比正确的战略选择。实现农业经济模式的转变需要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朱鹏颐. 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战术探讨[J]. 中国软科学,2015,(01):14-19.

[2]李博. 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分析[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635-636+640.

[3]王建花.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4]司维.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

[5]王有生. 我国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

[6]仲崇峰.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
 

本文原作者:陕西省行政学院李彩霞,陕西省中小企业局杨卫鹏

上一篇:关于农业经济的论文:“十三五”时期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经济发展论文:经济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门槛效应模型的构建研究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