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锦锐论文网-专业期刊发表、职称论文发表网站,咨询QQ:2604244082,电话:18810183632张编辑

论文发表

当前您在:主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经济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门槛效应模型的构建研究
  
经济发展论文:经济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门槛效应模型的构建研究
分类:经济论文 热度:

经济发展论文:经济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门槛效应模型的构建研究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本篇经济发展论文在分析经济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和两者间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选取近十几年多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门槛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只有我国经济水平高于一定的数值时,两者才可实现互惠互利,达成“双赢”局面。最终提出一些建议,完善现有的制度,目的在于确保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经济发展论文:经济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门槛效应模型的构建研究

关键字:经济发展;城乡收入差距;门槛效应
 

1、引言及文献综述

1.1引言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多种经济行业的不断融入,使得我国经济逐渐向多元化市场发展。但是经济的飞速发展却没有带动收入的平均分析,反而出现了严重的收入不公平,无限放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城镇平均收入高达农村平均收入的3-4倍。城乡收入差距如此之大,使得社会之间矛盾不断,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本篇经济发展论文基于门槛效应模型,对经济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
 

一直以来,许多学者热衷于经济发展这一问题的研究,但大部分学者着重于研究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的一面,而忽略了对社会收入差距和公平分配问题的研究。近年来,才有学者逐渐将研究目光放在对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上。目前,国内外已有相当多的学者,依据收集的的资料对经济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众多不同的结论。本篇经济发展论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门槛效应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验证。首先对两者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再利用面板数据验证两者关系是否会出现倒“u”型发展趋势。目的在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总结并制定一系列应对措施,帮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知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通过落实合理方案,打造两者“互赢”局面,最终实现互惠互利。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对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的研究起步较早,并且也得出了丰厚的研究成果。Greenwood和Jovanovic借助库兹涅茨假说,确定了两者之间是倒u型关系,即经济水平低,收入差距会拉大;而水平有所提高后,其间的差距会减小。与其持相反观点的Galore和Zeira,将两者之间的关系比作成人的寿命,认为如同人刚开始一样,需要通过熟练地工作,积累经验,才能获得高工资,经济也需要经历由低到高的慢慢过渡的过程,实现收入差距的缩小。Clark, Xu & Zou根据三十几年内九十几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验证了经济的不断发展会加大收入的差距这一结论。Beck Kunt和Levine C选取了多数发达与欠发达国家的均值来研究,证明了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atrick Honohan主要对亚欧几个国家的经济进行了分析,进而发现提高经济发展有助于帮助该地区实现减贫脱困。
 

1.2.2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关于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已经逐渐进入一种新局面,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在我国越来越严重,国内学者关于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章奇、刘明兴运用省际资料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也不断变大。尹希果、陈刚则采用面板数据分析了东西两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情况,更深入地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所得结论为:经济的发展会影响收入的差距,但受地区因素的影响也较大。余玲铮、魏下海借助“门槛效应”,根据面板数据,评估收入分配效应,总结得出经济发展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收入不平衡,尤其会使门槛效应现象变得更加突出,超过门槛值的地区此现象会更加明显。苏基溶、廖进中借用GMM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前人一样,从长远角度来看,若农村收入水平的提高达到一定的数值,将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陈伟国、樊士德采用OLS与GMM模型,证明了两者之间呈倒“u”型关系。
 

总之,有太多的学者对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但许多学者得到的研究结论却不尽相同,究其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所研究的数据时间过早,缺乏代表性;2.研究区域太过局限;3.未曾对区域性特征进行研究。
 

2、理论分析及模型构建
 

2.1机制分析及假设

2.1.1门槛效应

门槛效应又可称为“得寸进尺效应”,即指一个人如果接受了别人的很小的要求,之后便会为了被他人所认知可形象,接受越来越大的要求。就如登山一样,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才能到达最高处。在经济发展中,穷人与富人的财富不等,因此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我国经济命脉基本上掌握在政府手中,且其中很大一部分被银行垄断。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便在于中小型企业筹资困难,缺少小型金融机构的帮助,而从大型银行那里又得不到支持。而且,与城镇居民不同,农民自身经济条件差,信用值小,因此常常出现无法贷款的现象,以致导致收入无法提高,进一步增大收入差距。
 

2.1.2减贫效应

顾名思义,减贫的含义即为减少财富差距,降低贫穷人口数量,将农村低收入者囊括至金融服务圈之中,并不断扩大其服务范围。减贫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提高经济水平,最终完成目标。第一,资金的形成。一般包括两个基本要求,分别为总储蓄的增加和储蓄投资效率的提高。这有助于提高农村流动资金的周转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第二,资源合理配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必须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分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进而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出一些贡献。
 

2.1.3非均衡效应

非均衡效应包括地区非均衡和城乡非均衡,总的来说就是由于资源稀有,造成区域之间的分配不均,进而形成了收入差距。我国早期实行的经济改革制度便存在不均衡现象,即“先富带动后富”,因此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地区人民之间形成了较大的收入差距。(张立军)
 

2.1.4假设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上文中的分析结果,本研究提出了以下3点假设,分别为:

1、初始阶段,经济的发展会加大城乡收入差距。

2、随着经济的稳步提高,城乡收入差距也逐渐降低。

3、当经济发展高达一定数值时,城乡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小。

2.2研究变量、方法与数据

2.2.1研究变量
 

(1)城乡收入差距指标。本文选用的指标是市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国内众多学者皆采用了这一指标检验了城乡收入差距。

(2)经济发展指标。在对这一指标进行度量的过程中,大多数学者采用了麦氏指标和戈氏指标。随着经济的发展,资产的形式越来越复杂,并在不断地发展、渗透、融合,之间的区别也越来越不明显。因此本研究选用了金融结构存贷款余额/GDP来代表其指标。

(3)效率指标。考虑到国内学者的研究缺乏聚集性,本经济发展论文借鉴了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即运用经济结构贷款余额与经济结构存款余额之比作为经济发展效率指标。

2.2.2研究方法 

上一篇:农业经济管理学论文: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探析 下一篇:知识产权论文:论我国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制度框架设计——基于中、日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制度比较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