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锦锐论文网-专业期刊发表、职称论文发表网站,咨询QQ:2604244082,电话:18810183632张编辑

论文发表

当前您在:主页 > 论文范文 > 重构与实现: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的价值逻辑框架
  
重构与实现: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的价值逻辑框架
分类:论文范文 热度:

重构与实现: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的价值逻辑框架

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的外生价值是工具理性价值,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工具,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的功能性价值;内生价值是指教育对主体产生的价值,需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职业教育战略转型应合理回应并超越外生价值,基于价值理性的回归,重构其内生价值逻辑,在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三个层面建构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的价值实现路径。
重构与实现: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的价值逻辑框架

一、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的外生价值——基于工具性价值的解释框架

(一)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在政治层面的外生价值

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在政治层面的外生价值在于识别与发现学生的个性化优势,成就学生的美好职业生活,培育时代新人。一方面,要培养时代新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职业教育应具有培养时代新人的理论自觉,在不断强化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树立坚定的信念并提升思想觉悟高度。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要把加强思想建设与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着眼点。

(二)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在经济层面的外生价值

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在经济层面的外生价值在于,职业教育作为人力资本主要供给者以及社会人力资源开发主体的价值。一方面,经济对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的工具理性价值诉求在于人力资源的结构性数量要求。另一方面,经济对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的工具性价值诉求在于人力资本的规格提升。此外,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的工具性价值诉求在于人力资本的精细化供给。

(三)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在文化层面的外生价值

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在文化层面的外生价值在于文化交融与创新。一方面,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促进文化的交融与创新,应突破文化壁垒并增进文化的跨界交融。另一方面,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促进文化的交融与创新,应促进社会文化与职业文化与时俱进的创新。
重构与实现: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的价值逻辑框架

二、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的内生价值重构——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逻辑框架

(一)政治价值重构的关键在于课程思政的价值理性建构

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课程,是基于工具理性构建的技术技能传授体系,在课程与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体现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结合,实现新时代职业教育价值理性的回归。一方面,课程思政的价值理性体现为专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根植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体系中的回归、坚持与贯穿,可以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增强思想防御能力。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的政治价值理性在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通过课堂教学,在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培养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思想政治课程协同,形成促进机制。

(二)经济价值重构的关键在于复合素养的价值理性建构

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的内生价值要求复合型职业素养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培育产业工人等社会生源群体的复合型职业人才,注重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以及毕业之后,能够契合职业选择和职业不确定性的生涯并实现可持续性建构,被赋予人本性、职业性和终身性的内在发展价值,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建构起体面而有尊严的职业世界。

(三)文化价值重构关键在于产教文化融合

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发展的文化价值体系重构,关键在于产教文化融合。首先,制度合作文化是产教文化融合的表层形态,是文化价值实践的基本塑造,回应了文化价值诉求层面的工具理性。其次,专业文化融合是产教文化融合的深化形态,是对文化价值的实践场域的深度溯源,回应了文化价值诉求层面的价值理性。
重构与实现: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的价值逻辑框架

三、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的价值实现

(一)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的政治价值实现路径:课程思政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综合素质课和专业课教学,以技术技能授受过程为有效载体,通过隐性的思政培育方式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思想素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思想素质为目的,不断探索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课程体系,构建政治价值实现的课程思政路径。

其一,教学内容的融合性。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的内生价值引领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术技能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并相互促进,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实效性和创新性。

其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一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习得专业知识、综合职业素养、能力以及相关方法。二是通过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教学,让学生把握社会需求,感悟新时代的企业精神,发掘自身在专业方面的差距与优势,不断自我反思,提高思想认识。三是深度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亲和力、感染力特点,开展体系化、模块化、系列化、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加强价值观引领,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其三,实施质量的保障。一是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学专家、思想政治课专家、企业专家等共同组建质量督导队伍,科学合理地监督、反馈课程思政的教学。二是及时与师生开展互动,了解学生的思想转变和思政元素在专业行为方面的转化情况。

(二)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的经济价值实现路径:面向产业集群供给的复合技能型人力资本

其一,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的价值目标是以复合型素质人才培养为引领,应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面向多元化生源供给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本。复合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应契合新工业革命下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生产方式。一是自我驱动能力。职业人只有具备主动意识与自主学习方法,才能应对工作岗位要求的动态更迭。二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备的核心素质。

其二,面向产业集群化发展,建设新时代职业教育专业群。一是依据区域经济规划的新兴产业发展领域建设特色专业群。职业院校应停办、改办与专业集群关联度低的“旧”专业,申报和建设新兴技术的“新”专业,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集群。二是产业变革的技术升级,提升专业群的共享性增值。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应着力打造智能技术引导下的产学研创一体化平台,构建专业群建设的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研发体系。三是专业群内部的专业课程与教学的协同。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重心与基础是课程开发与教学的实施。

其三,构建1+X育训体系,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融通。“1+X”育训体系亟须探索技能等级证书的类型、等级及其跨专业门类匹配。因此,应充分处理好硬技能与软技能的关系,按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标准,制订突出“X”技术技能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提升学生面向职场的竞争能力。

(三)新时代职业教育战略转型的文化价值实现路径:产教融合文化育人路径

其一,建立“认知—预期”相互耦合的工匠文化维度体系,实施产教文化融合。一是夯实工匠文化的认知基础。通过立体多维的文化活动进行浸入式的培育和巩固,促进学生对职业文化和获得感的认识,营造出勤勉学习的综合氛围。二是厚植工匠文化的预期基础。通过多元途径,宣讲工匠文化,明晰精益求精的工匠文化在职业发展和人生成长中的价值。

其二,将产业文化引入课堂和教学,实施产教文化融合。一是职业院校应通过校企协作和产教融合的多元化载体与平台,将产业文化引入教育的课堂,实现产教文化的汇集与融合。二是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文化价值的实现进程中,职业院校应将产业文化引入职业教育教学,实现产教文化融合。

其三,完善校企文化融合的有序组织保障机制,实施产教文化融合。一是建立校企文化融合的组织平台。校企双方联合成立“校企文化融合执行委员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课程,组建校企师资创新团队,对校企文化融合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逐步推进。二是搭建校企文化交流平台。在企业和院校之间搭建校企文化融合交流的平台,开展多元化社会实践活动,增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流互通,提升学生的复合型职业素养。
 

注:1.本文已经发表在《教育与职业》2020年第12期(原文字数:9871)

2.作者简介:刘彩琴(1964- ),女,河北晋州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

上一篇:对古诗文教学的课程学考察——从日本捐助防疫物资所附赠言谈起 下一篇:基于1+X证书制度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改革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