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锦锐论文网-专业期刊发表、职称论文发表网站,咨询QQ:2604244082,电话:18810183632张编辑

论文发表

当前您在:主页 > 论文范文 > 旅游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季节分布研究
  
旅游管理论文: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季节分布研究
分类:旅游论文 热度:

旅游管理论文: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季节分布研究

摘 要: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快速发展,入境旅游消费结构研究有助于入境旅游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本篇旅游管理论文基于2012年~2014年重庆市入境旅游流的统计数据,首次将季节强度指数系统引入重庆海外入境旅游市场旅游外汇收入研究,分析了重庆海外入境旅游市场有关旅游外汇收入全年季节分布状况。研究发现,重庆全年中的旅游淡季是第Ⅰ季度和第Ⅱ季度,全年中的旅游旺季是第Ⅲ季度和第Ⅳ季度是。但是,总体上重庆海外入境旅游市场全年旅游淡旺季分布不太明显。为了更好的吸引海外入境旅游市场,重庆应促进入境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以“智慧旅游”为代表的网络营销,树立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积极开拓入境旅游市场产品。因此,该指数对入境旅游市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旅游管理论文: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季节分布研究

关键词:季节强度指数;入境旅游市场;旅游外汇收入;重庆

1.引言

加速我国海外入境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不仅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战略决策,也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潮流。研究入境旅游市场旅游者消费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不仅能够准确掌握旅游者消费变化规律,而且还有利于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减少旅游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确保入境旅游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关于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国外研究时间较早,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国外学者主要从微观角度研究旅游活动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主题开始转移到基于旅游需求模型的相关旅游案例的旅游需求预测和分析。克劳奇 (1994)指出,一半以上业己完成的旅游消费研究都是借助各种虚拟变量模拟不同因素对旅游消费结构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了社会矛盾、汇率政策、重大事件、经济发展水平、外交幵放程度与其他种种难以量化的因素。慕侬兹 (2007)建立了数量模型,分析了政策和相关机构是旅游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证明了旅游消费结构具有一定的惯性,即之前的消费习惯会对未来的消费造成很大的影响,必须做出准确把握,否则很多相关促进措施的功效将大打折扣[1]。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所以对有关旅游者消费研究的开始也相对较晚,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总体上说,对旅游消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有关旅游消费概念、特征和类型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张凌云(1999)提出,旅游消费应该由基本消费、主动消费、随机消费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主动消费主要包含出行游玩过程中的基本消费内容,诸如门票、交通、住宿费用等[2]。第二,有关旅游消费结构的研究。运用数学计量方法研究旅游消费,是学术界普遍遵循的一个趋势,对于旅游消费结构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费结构的类型划分和层次的认定,旅游消费结构的内在逻辑与对旅游消费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杨智勇(2006)引入了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包括国内游、入境游、出境游三个主要旅游市场的关系和影响[3]。第三,有关旅游消费模式研究。学术界采用定量实证分析的方法从旅游消费行为模式、旅游消费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唐代剑、隋丽娜(2006)开展了旅游消费模式定量研究,针对长三角居民赴韩国旅游行为进行了专项调研分析[4]。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有关“旅游外汇收入”篇名的搜索,从2001年至2015年共有119篇有关旅游外汇收入研究的期刊论文发表和硕博论文,平均每年8篇论文和硕博论文,其中,2010年的文章最多,有14篇相关论文。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长江上游地区,辖38个区县,人口3072万,是我国第四个中央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自2011年2月重庆市政府发布了“重庆,非去不可”的新旅游宣传主题口号以来,旅游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据最新资料统计,2014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4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3.2%;旅游总收入为2003.37亿元,增长率是13.1%。其中,入境游客为263.7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是13.54亿美元,分别增长8.9%和6.8%。港澳台游客为95.11万人次,增长18.4%,占入境旅游者的36.1%(香港33.79万人次,增长3.2%;澳门2.90万人次,增长86.4%;台湾58.42万人次,增长26.9%);亚洲游客为85.46万人次,增长17.1%,占入境旅游者的32.4%;欧洲游客为33.46万人次,下降6.7%,占入境旅游者的12.7%;美洲游客为25.82万人次,下降15.9%,占入境旅游者的9.8%;大洋洲游客为6.87万人次,下降2.2%,占入境旅游者的2.6%;非洲游客为1.37万人次,下降12.2%,占入境旅游者的0.5%;其他游客为15.67万人次,增长13.3%,占入境旅游者的5.9%。2014年《福布斯》统计,重庆在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旅游城市中位列全国第3位 [5]。但是,相对于全国其他著名旅游城市,重庆海外入境旅游市场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因此,本篇旅游管理论文首次将季节强度指数系统引入重庆海外入境旅游市场旅游外汇收入研究,将有利于准确把握重庆海外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布局,为重庆海外客源市场拓展提供决策依据,也能对其他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旅游管理论文: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季节分布研究

2.季节指数构建

1)指数介绍

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表现形式,季节指数将随着经济活动的供需消长、气候变迁等因素的发生,促使经济指标出现系统性、周期性或非规律性的变动。我国很多旅游景区长期忽略旅游季节性变化,一味的追求门票经济,出现了游客数量大大超过了最大环境容量的严重后果,比如2013年的“十一”期间,四川省九寨沟风景区由于过多的游客滞留,不仅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可进入性,而且对景区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6]。因此,把握旅游的季节性规律,做到顺势而为,依时而动,关系到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作为旅游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季节指数有利于揭示区域旅游流量季节分布性特征,进一步突出旅游旺季的优势,同时,针对旅游淡季提出合理性的建议,为各级部门制定淡季优惠政策和合理优化区域旅游结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指数构建

季节强度指数用于指导该区域旅游淡旺季季节性旅游产品的市场需求量预测,指数用英文字母S标记[7]。具体步骤如下:①搜集该区域旅游连续三年以上各月或各季的旅游数量。②测算出该区域旅游连续三年以上同月或同季的旅游数量的平均值,平均值用英文字母A标记。“A=[(2)+(3)+(4)]/3”。③测算出该区域旅游连续三年以上全部各月或者连续三年以上全部各季度的旅游流量总平均值,其值用英文字母B标记。“B=[(2)+(3)+(4)]/3”。④测算出该区域旅游连续三年以上所有月或所有季度旅游数量的季节强度指数,指数用英文字母S标记。“S=A/B”。

3)指数判定

依据“2)指数建立”公式测算出该区域旅游连续三年以上所有月或所有季度旅游数量的季节强度指数,季节强度指数判定结果为:“全年四季度总季节强度指数为400%”,“全年每季度平均季节强度指数为100%”,“全年每一季节季节强度指数S>100%,判定为旅游旺季”,“全年每一季节季节强度指数S<100%,判定为旅游淡季”,“全年每一季节季节强度指数S=100%,判定为旅游平季”。

3.季节指数分析

1)数据分析

出于研究的需要,笔者基于重庆旅游政务网、重庆统计信息两大官方数据网络平台,对重庆市2012年~2014年旅游外汇收入进行了原始序列汇总及季节强度指数分析[8][9]。需要说明的是,2012年11月、2012年12月、2013年1月、2013年2月和2013年3月五组数据的每月旅游外汇收入未能搜集,为了保证数据资料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本篇旅游管理论文采用按季节进行旅游外汇收入分布的测算。(见表1和表2)旅游管理论文插图:重庆市2012~2014年旅游外汇收入原始序列

表1 重庆市2012~2014年旅游外汇收入原始序列(单位:亿美元)

表2 重庆市2012~2014年入境旅游市场旅游外汇收入季节强度指数旅游管理论文插图:重庆市2012~2014年入境旅游市场旅游外汇收入季节强度指数

2)数据总结

通过分析,重庆市海外入境旅游市场旅游外汇收入分布的旅游淡旺季总体上较为平均,波动起伏较小。依据季节强度指数年平均值S=100%的评判标准,重庆市海外入境旅游市场旅游外汇收入的旅游淡季应为第Ⅰ季度和第Ⅱ季度,数值分别是“S1=45.13%,S2=98.89%”。旅游旺季分别为第Ⅲ季度和第Ⅳ季度,数值分别是“S3=128.69%,S4=127.86%”。其中,值得说明的是,重庆市全年旺季中季节强度指数最高值为第Ⅲ季度,也就是每年的八月、九月和十月,其值达到了“S3=128.69%”,高出季节强度指数年平均值28.69%。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其一,应该跟欧美国家大部分游客的出门旅游的时间吻合。按照惯例,欧美国家一般带薪年假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月、8月和9月三个月,因此,每年的第Ⅲ季度成为了重庆全年旅游外汇收入最高的季节就不无为过了。其二,虽然重庆的夏季气候炎热,是我国著名的“火炉”,但这仅限于重庆主城区。事实上,重庆周边区县的气候是相当凉爽的,如万盛黑山谷、石柱黄水、武隆天生三硚、酉阳桃花源等非常适合避暑旅游。近几年,随着重庆旅游的宣传扩大,重庆区县的交通得到改善,海外游客在夏季纷纷涌入重庆区县享受避暑旅游,促进了旅游外汇收入的提高。季节强度指数最低的是第Ⅰ季度,也就是一月、二月和三月,其值为“S1=45.13%”,低于季节强度指数年平均值54.87%,属于全年的旅游淡季。这主要和重庆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最为相关。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属于典型的多山地形,到了冬季,既没有北方气候的寒冷,又没有海南暖和,整体气候呈现多雾,阴雨,少阳光,易湿冷的特点,在我国有著名的“雾都”之称,从气候条件来上是不适宜开展室外旅游。因此,对于此季节的旅游活动,重庆应努力塑造“世界温泉之都”的旅游形象,加大温泉旅游、会展旅游、美食旅游等参与性较强的专项旅游活动来吸引海外游客来渝,使淡季变为旺季,更好的促进重庆国际旅游的发展。

4.措施

1)促进入境旅游市场产业结构升级

由于年龄、性别、职业、国籍、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差异,我国海外入境旅游市场旅游者表现出多样的性格特征和消费爱好。重庆应积极开展来渝海外入境旅游市场旅游者的消费调研,系统分析与预测海外入境旅游市场旅游者消费群体特征,从而优化入境旅游市场消费结构,开发出适应不同群体的旅游产品。根据不同的海外入境旅游市场旅游者推动包括海陆空及口岸等服务设施建设,形成相互协调的国际联运综合网络。同时,优化国际间旅游出入境流程和手续,为海外入境旅游市场旅游者提供可靠准确的旅游咨询服务。其次,开展旅游环境整治和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工作,为入境旅游市场旅游者提供一个优良的旅游度假环境[10]。

2)推进“智慧旅游”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模式是基于现代网络技术的低成本性、方便性与安全性开展的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它的推广有助于促进我国旅游市场更快的融入国际市场,实现我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重庆应鼓励本地旅游相关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构建多语种的旅游网络宣传平台。同时,积极支持来渝海外入境旅游市场旅游者利用国内外旅游网络平台,简化在渝旅游的交易过程,引导他们进行网络消费、网络办公等方式。第三,加快完善重庆旅游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建设,构建重庆市全市智慧旅游应急指挥调度中心。

3)树立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我国目前的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激烈,鲜明的旅游形象已成为竞争的关键。重庆应在“重庆,非去不可”的旅游形象宣传口号下,突出“山水都市、长江三峡、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等标志性的旅游景点,树立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着力打好“非去不可”系列的“旅游牌”。具体来说,对于重庆城市形象的传播,应建立城市形象宣传长效机制,倡导“人人重庆”的形象宣传意识,发展为城市形象传播提供实体支持的配套产业,丰富城市形象宣传的推介手段。

4)深入开发入境旅游市场产品

随着旅游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已经被抛弃。重庆入境旅游市场应加大开发各种形式的不受季节影响的专项主题旅游产品,以弥补淡季旅游市场海外入境旅游人数不多的现状。同时,利用价格杠杆原理,对部分景区采用降价、套票、联营等方式引导入境旅游客流,从而达到 “淡季不淡”,使季节性差异得到平衡。最后,重庆还应加强与周边区域旅游合作,打破区域与行政界限,树立大旅游观念,从而培育新的入境旅游增长点,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

总之,旅游的淡旺季季节性波动起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旅游的旅游效益,科学合理的旅游产业规划将极大的引导着我国入境旅游市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从而缓解我国旅游产业结构性的供需矛盾。基于季节强度指数的重庆入境旅游市场旅游外汇收入研究属于定量研究,其分析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但是,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局限,本篇旅游管理论文有关数据的数据量搜集范围还略微偏小,不够全面和典型。同时,该指数分析是根据历史统计数据的分析,所得结论只能说明历史中的季节分布状况,对未来的预知还不够,尤其是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起伏较大,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加强数据分析与市场调研的互动,依据权威数据的定量分析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市场调研。旅游管理论文: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季节分布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瑞.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结构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

[2] 张凌云.旅游者消费行为和消费地区差异的经济分析——兼与余书炜同志商榷[J].旅游学刊,1999(4)

上一篇:乡村旅游论文:当前乡村旅游建设的误区及对策 下一篇:旅游论文:旅游品牌在区域旅游经济竞合的博弈行为及其影响探析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