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锦锐论文网-专业期刊发表、职称论文发表网站,咨询QQ:2604244082,电话:18810183632张编辑

论文发表

当前您在:主页 > 论文范文 > 计算机论文 > 企业信息化论文:信息化环境对信息系统项目风险和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企业信息化论文:信息化环境对信息系统项目风险和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分类:计算机论文 热度:

企业信息化论文:信息化环境对信息系统项目风险和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信息化的环境因素一直被忽略,但不可否认这是影响企业信息系统项目风险和绩效的根源之一。本篇企业信息化论文在128家企业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高层领导和项目经理的二维管理视角评估和比较了企业信息化环境对信息系统项目风险与绩效的影响,建立了企业信息化宏观环境与微观项目实施之间的关联机制。结果表明,企业信息化环境通过组织和技术风险的中介作用影响项目绩效。在不同管理视角下,组织风险和技术风险对于绩效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信息化论文:信息化环境对信息系统项目风险和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管理;产品绩效;高层领导;项目经理

1 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推动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不断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企业信息化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表现在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平,信息化对中小企业业务支撑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效果不明显、信息化项目成功率不高等等[1]。企业信息化水平直接反映在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上,保证信息系统项目实施的绩效是有效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2]。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项目管理和系统开发等各方面研究如何提高信息系统项目的绩效,但是绝大部分研究都停留在项目层面,而没有从组织层面关注影响项目绩效的因素,忽略了信息系统项目处于组织大环境的事实。环境由于其难以控制性对项目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的内部信息化发展目标和建设内容如何充分适应外部环境,是摆在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环境与企业文化类似,本身并不会带来任何结果,其作用效果往往是间接的,而不具有直接性。有研究认为,由于环境具有不可预见性和不稳定性,往往会带来多种不确定性因素,而这些因素则容易形成风险[4]。因此,本文引入风险视角,不仅仅关注企业环境和项目绩效的关系,而且分析风险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此外,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涉及到多个相关群体,其中包含了两个关键角色:企业高层领导和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直接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任何项目建设要取得预期成就,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公司高层领导的大力扶持[5]。由于彼此的层次、责任和角色存在重要的区别,两者对于环境和风险的认识也存在差异,因此从高层领导和项目经理的二维管理视角评估和比较企业信息化环境对于信息系统项目风险与绩效的作用,有利于不同群体针对企业的信息化环境进行风险管理决策并提出绩效提升的可行途径。企业信息化论文:信息化环境对信息系统项目风险和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

2.1 企业信息化环境与项目风险

企业环境一般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而企业信息化环境则属于内部环境,反映了企业信息化以及信息系统组织的建设情况。企业信息化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组织层面,信息化环境改变了信息技术的治理结构,影响到信息化的投资决策。在项目层面,信息化环境是信息系统项目计划和实施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环境由于其不确定性往往是风险的源头。然而,以往研究很少关注企业信息化环境对于项目风险和绩效的影响。在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研究中,目前识别的主要风险来源包括项目的战略定位、范围、外包安排、项目规模、结构、技术经验、资源约束等,但这些驱动因素几乎都来自于项目层面。有研究指出,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时间长短、信息化环境的动态变化性等因素与风险存在关联,但是并没有论证其中的关系。因此,从风险的视角来看,项目风险会随着企业信息化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2.2 信息系统项目风险与绩效

风险是对信息系统项目的成功交付产生严重威胁的因素[7]。目前存在的普遍共识是,如果项目面临的风险越高,其绩效就越低。这一观点在研究上也得到了证实,如表1所示。但是,不同群体对于风险的认识存在显著的差异。对企业高层领导和项目经理的调查结果显示,高层领导更倾向于关注高层次风险(如项目实施与企业文化相抵触),而项目经理更倾向于关注低层次风险(如项目范围或需求频繁变动)。因此,在不同群体的视角下,关于风险对绩效的影响和效应也会存在差别。遗憾的是,现有研究主要从项目经理的角度分析风险,很少从其他相关方视角认识风险,如表1所示。其结果可能导致项目管理出现偏差,而影响企业管理人员的风险决策,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视角分析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的影响。

本篇本篇企业信息化论文研究关注两类重要风险:组织风险和技术风险。这是信息系统项目在开发过程中经常面临的风险环境,且容易导致其他风险。其中组织风险的范畴包括组织环境的不稳定、组织对项目的支持度低、项目与组织文化相抵触等。技术风险的范畴则包括项目的复杂性、技术的不可控性与技术平台的不稳定性等。企业信息化论文:信息化环境对信息系统项目风险和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2.3 产品绩效

信息化项目的绩效可从过程和产品两个角度进行度量。其中产品绩效决定了项目最终完成的功能、质量和满意程度,是度量绩效的核心指标。产品绩效可以定义为项目开发过程所产生结果的总体评价,因此产品绩效是项目结果好坏的一种测度。

3 研究模型与假设

本篇企业信息化论文提出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透过企业高层领导和项目经理的二维管理视角,企业信息化环境(包括信息化时间、信息化年均投资额、信息技术组织形式、信息技术组织规模)将通过信息系统项目风险而影响项目的产品绩效,且不同风险的效应存在差异。本篇企业信息化论文插图1

企业信息化时间是反映信息化环境的指标之一,企业开展信息化的时间越长,企业高层将更加重视信息技术的作用,容易形成一套成熟的信息技术治理结构和机制,有利于保证信息技术结构在企业组织中的稳定性。因此,开发和实施信息系统项目也更容易得到企业高层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信息化时间越长的企业往往会提前规划企业的信息化战略,从而保证信息系统项目的资源。信息化所形成的良好氛围也将使得信息技术易于被企业员工所接受,与企业文化存在巨大冲突的可能性变小,因此企业在实施信息系统项目中不易发生组织风险。与此同时,在长期的信息化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在开发和实施信息系统项目时学习到诸多经验,对于项目开发的方法、技术和过程都会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更加熟悉企业的信息化现状,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实施信息系统项目的技术风险也会降低。

企业信息化年均投资额直接反映了企业对于信息化工作的支持力度,投资额越高,信息技术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大,能够保证在信息系统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会由于资金等资源的缺乏而造成风险,同时信息化投资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企业的信息化需求,这种需要是与企业的文化相一致的,因此信息系统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将面临一个更为有利的组织环境。此外,在充足的信息化投资背景下,项目的技术选择也将更加丰富,在技术方案的选择上能够投入更多的资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实施信息系统项目的技术风险。

企业信息技术组织的形式直接反映了企业信息技术的治理结构,是企业信息化环境的重要构成之一,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分散式、集中制、联邦制和其他形式。不同的信息技术部门组织形式也反映了其在企业组织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集中制形式的信息技术部门承担所有的信息化工作,其所有的风险都集中于一个部门,一个信息化决策的偏差或失误更容易将风险放大。而相对来说,分散制和联邦制形式更能有效分解风险,特别是在联邦制形式的企业中,不同层次的部门或分公司将承担自己相应的职责,在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中,所有技术平台统一规划和实施,而部门级机构则专注于最终的需求和用户,技术稳定性更加牢固,得到的组织授权也超过其他两种组织形式,因此,其组织风险和技术风险与其他形式相比都能得到有效的规避。

企业信息技术组织规模反映了企业组织结构中信息技术组织的比重,同时也反映了企业信息化部门的成熟度。企业信息技术组织规模越大,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分量也越高,企业高层对信息化建设也会进行更大投入,有利于保证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的各种资源,因此组织风险也会有所降低。此外,规模越大的信息技术组织往往配备了经验丰富的人员,技术结构和人才结构将更为完善。在技术管理方面,拥有更多的技术资源对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展进行支撑,有利于降低技术风险。

组织风险和技术风险代表了组织和技术环境的不确定性。不少研究表明,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对于项目的产品绩效具有负面影响[9]。毫无疑问,组织风险的出现将使得项目经理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该项目的优先权和重要性也会降低,导致产品的功能和质量无法有效保证。而技术风险则直接决定了项目的产品功能和质量,技术的不成熟和不稳定将会带来用户满意度的降低。反之亦然,若企业高层领导和项目经理能够保证信息系统项目处于较低的组织和技术风险环境,则更容易获得一个可靠和满足要求的项目结果。

企业高层领导本身负责企业组织资源的分配与协调,相对来说,组织风险更容易得到掌控。而高层领导并不负责项目的技术管理,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经历相对于项目经理还不够丰富,因此技术风险将成为一种更加难以控制的风险。这种不可控性使得高层领导加大对风险的担心,从而认为技术风险对项目造成更大的影响。此外,高层领导的组织管理经验要远多于其信息技术管理经验,这也将缩小组织风险的效应而放大技术风险的作用。

H6:从企业高层领导的视角来看,信息系统项目的技术风险比组织风险对产品绩效具有更加重要的影响。

与企业高层领导不同,项目经理总体负责信息系统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站在项目经理的视角,长期的技术培训与工作经历使得技术风险容易得到掌控。组织风险则恰恰相反,不少研究表明,项目经理最关注的风险是缺乏高层领导的支持和参与这一组织风险,因为项目经理无法对组织风险进行充分掌控。技术风险则容易控制,在对项目经理的信息系统项目风险调查中,项目经理认为最重要的十项风险中,没有一项是技术风险,从另一方面进一步印证了技术风险的影响要小于组织风险。

H7:从项目经理的视角来看,信息系统项目的组织风险比技术风险对产品绩效具有更加重要的影响。企业信息化论文:信息化环境对信息系统项目风险和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4 研究方法

4.1 数据收集

本篇企业信息化论文笔者为了采集详实的数据资料,于2015年10月开展了问卷调查工作,进行了各项假设类型的分析,对假设分析活动进行实证分析。在本次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的过程中,省信息化管理部门进行了有力的帮助,由他们出面与全国的三百多家相关行业公司建立了联系,公司内部的信息管理职能部门把调查问卷使用电子邮件和纸质问卷发放到企业的高层领导和项目经理,之后联系信息主管和调查对象,确保问卷发放到位。调查对象需要根据最近两年内完成的一个项目,并结合项目所在企业的情况,针对企业的信息化环境、项目风险和绩效的情况回答相关问题。有200位企业高层领导和信息主管同意参与调查,历经半年,收回了一百三十五份纸质的调查资料和二十三份电子版调查资料,供给一百五十八份,有效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九。其中78份问卷来自于企业高层领导,80份问卷来自于项目经理。调查的158家企业信息化项目在企业和项目层次的样本分布具有多样性。

回收问卷之后,分别进行调查方式差异性检验、外部有效性检验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首先使用Mann-Whitney和 Kruskal-Wallis法检验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的差异性。通过对上表进行分析可知,不管是哪一种调查问卷形式,其数据样本分布的有效性都超出0.05,几乎是一致的,对两次分批收集的调查数据对评估效果对外部有效性的影响进行分析。信息化时间(p=0.18)、信息化组织形式(p=0.73)、信息组织规模(p=0.58)、信息化年均投资额(p=0.59)、组织风险(p=0.98)、技术风险(p=0.54)和产品绩效(p=0.61)各变量均值的t检验结果表明,前期和后期回收问卷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不存在无响应偏差,满足外部有效性的要求。最后,通过使用标记变量的技术手段,对公司决策者和项目管理者的影响性偏差进行全面的检验。问卷调查采集到了大量的有效数据,从而对各类型的标记变量进行了高度的识别。除此之外,还使用这种方法对不同变量和学习效果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了有效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各类系数的变动是很小的,不同类型的关系系数基本上是保持不变的,全部的不显著的相关系数仍然呈现不显著性。这充分表明,在计算方法方面是不存在偏差的。

4.2 变量测度

在设计调查问卷的时候,不同的变量的测度系数的计算有变量。为使企业级信息化环境能够得到真实客观的反映,信息化时间、信息化年均投资额、信息技术组织形式、信息技术组织规模四个变量采用了客观性量表。而组织风险、技术风险和产品绩效使用的评分是李克特五级量形式,根据同意的不同程度类型进行的分类。笔者为达到提升测试度的有效性,并提升问题的被理解程度,在开始阶段进行了小范围测试并进行了合理修改。企业信息化论文:信息化环境对信息系统项目风险和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6 讨论与启示

6.1 理论启示

从企业高层领导和项目经理的共同视角来看,企业信息化总体环境越好,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越低,项目的产品绩效越高。其中,企业信息化时间、信息化年均投资额与信息技术组织的规模与信息系统项目的组织风险和技术风险呈负相关关系,说明企业开展信息化时间越长,企业信息化年均投资额越高,企业信息技术组织的规模越大,企业实施信息系统项目的组织风险和技术风险就越低(H1a、1b、2a、2b、4a和4b)。同时,信息系统项目的组织风险和技术风险与项目的产品绩效也呈负相关关系,说明信息系统项目的组织风险和技术风险越低,项目的产品绩效越高(H5a和H5b)。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以往对于环境的定位和作用,即环境通常不直接产生影响,而是通过触发其他因素而影响到最终结果。同时,环境是最难以预测和计划的因素,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环境的作用。虽然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与实施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并不代表一个项目的信息化环境情况就决定了产品绩效,本篇企业信息化论文研究从风险角度进一步拓展了环境改善和绩效提升的思路,即通过有效改善项目的组织状况和技术管理,可以有效化解不利环境对于项目绩效的影响。

在不同群体的视角看来,无论是企业信息化环境还是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的作用都存在差异。从企业高层领导的视角来看,企业的信息技术组织形式对于信息系统内部组织的风险性是有较大影响性的,尽管如此,和信息管理系统内部的技术类型风险的关联程度不大。而项目经理恰恰相反,企业的信息技术组织形式对于信息系统内部的技术类型的风险有很大影响程度,可是和信息管理项目组织方面的风险性关联程度不大,H3a和3b部分成立。可能的解释在于,站在企业高层领导的视角,企业信息技术部门的组织形式是为了满足整个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和适应企业的组织结构而设立,信息技术的组织形式应与项目的具体执行相匹配,如果信息技术组织的形式发生变化则可能造成组织与项目的不匹配性,从而引发项目的组织风险,而技术风险则不由信息技术部门的组织形式所决定,而取决于具体项目的特点和执行情况。站在项目经理的视角,企业信息技术部门的组织形式决定了企业整体的信息技术结构和技术形式,一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与企业的其他信息系统进行关联和集成,组织形式的不同则会带来技术接口的差异,因此对项目的技术风险具有显著影响。

在风险方面,企业高层领导认为技术风险比组织风险对信息系统项目的产品绩效具有更加重要的负面影响,而项目经理认为技术风险比组织风险的负面影响更大(H6和H7)。研究结果与假设相一致,表明风险的可控性可能确实影响到不同群体对于风险作用的判断。同时,不同群体所处的位置差异也会影响到风险决策,高层领导更加关心技术对于企业流程和业务的变革与作用,而项目经理更加关心所负责的具体项目面临的组织环境和资源状况。但值得一提的是,不论组织风险和技术风险孰轻孰重,都应该得到合理和有效的控制和规避。

6.2 实践启示

无论是企业高层领导还是项目经理,都应该重视企业信息化环境的影响。事实上,企业信息化环境和信息系统项目的绩效能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有利于项目实施的绩效,而项目的成功实施又能为企业创造更好的信息化环境。有利的信息化环境的创建并非一朝一夕,而需要企业科学与合理的信息化规划及实施。对于高层领导而言,应该重视企业信息化的效用,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建立适应于企业的信息化组织模式,适度扩大信息化投资额。对于项目经理而言,应该从微观项目层面入手,尽可能选择与现有信息系统相兼容的并且成熟的技术工具和平台,争取企业高层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的支持力度。

与此同时,企业高层领导和项目经理都应该注意到彼此的风险差异。在项目的风险管理和决策中,高层领导应该重视技术方案的选取和决策工作,避免项目经理由于忽略技术的复杂性而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同时进一步改善企业内部的技术结构,从另一方面支撑项目经理的技术工作。此外还应保证信息系统项目实施所必须的资源。项目经理则不仅要保证技术的基础支撑作用,更应该从项目的全局出发,从项目应用对于企业所带来的价值出发,与高层领导进行有效沟通,进一步争取和协调项目所需资源。企业信息化论文:信息化环境对信息系统项目风险和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7 结论

本篇企业信息化论文研究对于企业信息化的宏观和微观两个管理层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不同管理视角建立了企业信息化的宏观环境与微观项目实施之间的联系。首先,企业信息化环境并非直接影响到信息系统项目的绩效,而是通过组织风险和技术风险的中介作用而产生影响,表明良好和成熟的企业信息化环境更有利于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其次,揭示了在不同群体的视角下(即企业高层领导和项目经理),信息系统项目的组织风险和技术风险对于绩效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表明在风险管理和决策上,不同层次群体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根源除各自所处的位置、职责和环境的不同,主要在于不同群体对于相应风险可控性的差异。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化环境只是反映了企业环境的一个方面,而剖析各种复杂环境和风险的综合作用则是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企业信息化论文:信息化环境对信息系统项目风险和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1] 苗圩. 国务院关于信息化建设及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EB/OL], 2015-6-29.

[2] 陈文波, 黄丽华, 陈琪彰, 潘善琳. 企业信息系统实施中的意义建构:以S公司为例[J]. 管理世界, 2011, (6): 142-151.

上一篇:物联网论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应用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